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走出去,翻译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 2011-5-6 关注次数 5543

翻译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化
黄友义特别强调,翻译在人类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几乎各个角落,如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翻译,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他引用国际译联前主席贝蒂•科恩曾经作过的比喻:“翻译工作者就像电线中的电流、水管中的水流,直到失去时才会发现他们对我们而言是多么重要。” 
黄友义认为翻译是一项基于专门培训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仅靠掌握两种语言就可以胜任的。他认为,在中国,普遍存在着“懂外语就能翻译”的思维定势,这种认识误区导致不好的后果,使得“翻译”问题成为瓶颈,影响着中国出版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黄友义说,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是第一道关。表面上看,翻译的是文字,实际上翻译的是文化。要使一个文化产品让对方能够接纳,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文化转化工作,通常是要依靠翻译者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理解才能完成这个转化过程。他举了个常见例子,中国专家学者大多很谦虚,通常都会在自己的著作后面写上“由于本人学问有限,谬误不少,敬请指正”。如果照实翻译,西方人就不理解,如果有谬误干吗要出版,何不改正了再出。但如果不翻译这句话,中国学者谦逊的态度又没表现出来。因此通常都会翻译成“这本书献给读者,欢迎提出各种建议”之类的意思,这样既不会有误解,又从英文的角度表达出了中国学者谦虚的态度。中国图书“走出去”,图书的标题尤其重要。外文出版社出过一套《历代帝王启示录》,翻译成英文书名直译就是《历代帝王的故事》,毫无味道。后来,加了“天子们”3个字作为书名,就很受国外市场欢迎。 
  黄友义说,实际上翻译的问题就是从一个语言系统进入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的过程,但又不仅仅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简单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化的再创作。如果不懂得另外一个使用这个语言的国家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是肯定翻译不好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需要具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对本国文化和对方文化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到最后你翻译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化”。 
高水平的翻译人员,中国缺口很大 
如果说制约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关键是翻译质量的话,那么,中国缺少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就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翻译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翻译人才匮乏之间的巨大差距是翻译质量问题的核心所在。因此,要提高翻译质量首先应该从翻译人才的培养入手。
黄友义说,在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举办的“中欧文学翻译论坛”上,连同他在内的4位嘉宾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共识:“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必须有一大批职业的,特别是擅长中译外的翻译家。”
黄友义认为,在中国,能够胜任这种高水平翻译的职业翻译家不到200个,而在国外,能从事这种高水平翻译的汉学家和海外华人,也不到200个,这与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良好的文化势头和国内文化的市场需求完全不相匹配。 
黄友义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与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注重培养外语人才而忽视培养翻译人才有很大的关系。他认为,会外语与会翻译,尤其是中译外的翻译有着天壤之别。在翻译工作中,外语的水平不过是打个基础,外文基础好更容易做翻译工作。但要成为高水平翻译,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他提到,这种现象正在引起注意。翻译的高等教育正异军突起。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这些专业学位的设立标志着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终于获得了承认。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7所高校获得批准设立了本科翻译专业,40所高校获得批准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更多的学校已经或正在考虑申请开办以上学位课程。这表明,正规的专业化翻译人才培训已经步入正轨。虽然从数量上而言仍然不足,但毕竟有了很好的开端。 
黄友义还强调,中国图书“走出去”,出版社也要注重培养一批外文好又懂得外国市场的编辑。作者可以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写出很好的有权威性的著作就行,但从事对外出版的编辑就必须了解两国文化并通晓两种文化转化的奥秘,还要了解国外市场,懂得如何加工才能变成外国人能读得懂的书。这就对从事这一行业的编辑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公司总部:武汉汉口中山大道1166号金源世界中心B座22楼 电 话:027-82780509 82771087 传 真:027-82771087 手 机:13387594863

ICP备:鄂ICP备05008424号-1     www.whsense.com 2013.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劲捷网络